规鉴的意思、规鉴的详细解释
规鉴的解释
谓规箴之言可作鉴戒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桓阶陈群等传论》:“ 陈 、 徐 、 卫 、 卢 ,久居斯位, 矫 宣 刚断骨鯁, 臻 毓 规鉴清理,咸不忝厥职云。”《宋书·颜延之传》:“若立履之方,规鉴之明,已列通人之规,不復续论。” 元 刘祁 《<归潜志>序》:“且其所闻所见可以劝戒规鉴者,不可使湮没无传。”
词语分解
- 规的解释 规 (規) ī 画圆等的仪器:圆规。两脚规。 法则,章程,标准:规则。法规。常规。清规戒律。 格局,范围:规模。 相劝:规尽力。规谏。规正(a.规劝,匡正;b.整齐;c.规矩)。规勉。 谋划:规划。规
- 鉴的解释 鉴 (鑒) à 镜子。 照:光可鉴人。 观察,审察:鉴别。鉴定。鉴赏。鉴于(看到,觉察到)。台鉴(书信用语,表示请人看信。亦作“惠鉴”、“钧鉴”)。鉴往知来。 可以使人警惕或引为教训的事情:借鉴。鉴戒
网络扩展解释
《规鉴》是什么意思
《规鉴》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为一种向人们提供指导和借鉴的规范或标准。它可以作为名词使用,表示根据过去的经验或行为来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。
《规鉴》的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规鉴》由两个部首组成,分别是「言」(yan2)和「骨」(gu3)。它的总笔画数为18,其中「言」部的笔画数为7,「骨」部的笔画数为11。
《规鉴》的来源
《规鉴》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。在古代,它主要用于描述官员行为的行为规范和标准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词的含义逐渐扩展,成为了一种更加普遍的概念和应用。
《规鉴》的繁体
《规鉴》的繁体字为「規鑒」,拆分部首和笔画保持不变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古代汉字写法有一些差异,包括一些部首或笔画的形状和顺序。根据历史资料,「言」的古代写法可能是「彳」和「讠」的结合,「骨」的古代写法可能是「⺶」和「骨」的结合。
《规鉴》的例句
1. 此书是他多年从事研究的成果,对于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很多有益的规鉴。
2. 基于过去的错误经验,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些规鉴,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。
《规鉴》的组词、近义词和反义词
组词:规范、鉴定、规则、教规等。
近义词:准则、标准、规定、规则等。
反义词:放任、纵容、宽恕、宽松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