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沙网 > 汉语词典 > 韬戢的详细解释

韬戢的意思、韬戢的详细解释

关键字:

韬戢的解释

收藏;敛藏。 前蜀 杜光庭 《罗天普告词》:“五兵韜戢,四气均调。”《资治通鉴·晋武帝太康元年》:“今天下为一,当韜戢干戈。” 明 李东阳 《国子生潘元谨墓志铭》:“先生晚益韜戢,卜居山中。”

词语分解

  • 韬的解释 韬 (韜) ā 弓或剑的套子。 隐藏,隐蔽:韬光养晦(隐藏才能,收敛锋芒,不使外露。亦作“韬晦”)。 用兵的谋略:韬钤。韬略。 笔画数:; 部首:韦; 笔顺编号:
  • 戢的解释 戢 í 收敛,收藏:戢翼。戢影。载戢干戈(把兵器收藏起来)。 止,停止:戢怒。戢鳞(喻蓄志待时)。 姓。 笔画数:; 部首:戈; 笔顺编号:

网络扩展解释

韬戢:深藏不露的品行

韬戢(tāo jí)是一个古老而有深意的词汇,它指的是隐蔽而暗中行事,不轻易暴露自己真实的意图或实力。这种行为常常以保护自己或谋求战略优势为目的。

韬戢由两个部首组成:韦(wéi)和戈(gē)。

韦是一个象形字,表示革制的皮革,它也常常表示掩饰或隐藏的含义。戈是一个指事字,表示古代的武器。两者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具有保护和隐藏之意的复合字。

《韬戢》最早出现在《仪礼·王制》中,用来描述周朝时贵族在举行仪式时的低调行为。此后,这个词开始被广泛用来形容人们保持低调隐藏真实意图的行为。

在繁体字中,韬戢的写法是「韜濟」,字形上多了「水」和「氵」部分的组合,增加了一个水的象征,更突出了隐藏真实意图的含义。

古时汉字写法中,韬的曾用字是「鞀」,它是由「革」和「离」两个部分组成。革表示皮革,离表示秘密。戢的曾用字是「戤」,它由「戈」和「业」两个部分组成,表示武器和行动。

以下是两个关于韬戢的例句:

  1. 他虽然一直隐藏实力,但在关键时刻他展示出了他的韬戢,令人大吃一惊。
  2. 韬戢的谋略使得他成功地避免了无谓的争斗,保持了自己的优势。

组词:韬略、戢谋、韬光养晦、戢止戈兵、韬光隐晦。

近义词:隐藏、掩饰、伪装。

反义词:张扬、表露、显露。
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n6+ll6Sa.html

展开全部内容
更多工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