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素的意思、蜀素的详细解释
蜀素的解释
四川 织造的白色生绢。 宋 陆游 《草书歌》:“ 吴 笺 蜀 素不快人,付与高堂三丈壁。”
词语分解
- 蜀的解释 蜀 ǔ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:蜀本(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)。蜀客(旅游蜀地的人)。蜀椒。蜀绣(四川出产的刺绣)。蜀锦。得陇望蜀。 中国朝代名:蜀汉。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。 笔画数:;
- 素的解释 素 ù 本色,白色:素服。素丝。 颜色单纯,不艳丽:素净。素淡。素妆。素雅。素描。 洁白的绢:尺素(用绸子写的信)。 本来的,质朴、不加修饰的:素质。素养。素性。素友(真诚淳朴的朋友)。 物的基本成分
网络扩展解释
蜀素——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品
蜀素是指古代蜀地(现今四川地区)出产的一种在织物上使用的绿色颜料。它是蜀绣的重要组成部分,描绘了蜀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,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。
蜀素的结构由「虫」和「糸」两个部首组成。其中「虫」表示昆虫类,「糸」则表示丝绸或纤维。整个字的笔画为12画,按照先后顺序可分为:横、竖、撇、捺、提、点、钩等,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汉字。
蜀素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蜀地的一种特殊植物——蓼(音liǎo)。蓼是一种生长在湿地或水边的植物,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,将其提取的绿色色素加以研磨、浸泡后得到。这种颜料即为蜀素,用于织物上能显现出独特的色彩和质感。
在繁体字中,蜀素的写法为「蜀素」,并没有太大的差异。繁体字更加贴近古时候的书写风格,有一种古朴的美感。而蜀素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则是「蜀素」的变体。
以下是一个例句:“这幅蜀绣中使用了大量蜀素,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蜀地的山水之美。”
组词:蜀绣、蜀地、蜀犬、蜀山、蜀豆、蜀锦。
近义词:蓼绿、川青、蜀绿、蜀色。
反义词:胭脂、粉红、洋红、湖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