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牢的意思、太牢的详细解释
太牢的解释
古代祭祀,牛羊豕三牲具备谓之太牢。《庄子·至乐》:“具太牢以为膳。” 成玄英 疏:“太牢,牛羊豕也。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道意》:“若养之失和、伐之不解,百痾缘隙而结、荣卫竭而不悟,太牢三牲,曷能济焉。”《清史稿·礼志一》:“太牢:羊一、牛一、豕一。”亦有专指牛为太牢者。《大戴礼记·曾子天圆》:“诸侯之祭,牛,曰太牢。”
词语分解
- 太的解释 太 à 过于:太长。 极端,最:太甚。太平。 高,大:太空。太学。 很:不太好。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:太老伯。太夫人(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)。 笔画数:; 部首:大; 笔顺编号:
- 牢的解释 牢 á 养牲畜的圈(刵 ):虎牢。亡羊补牢(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)。牢笼。 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:太牢(古代帝王、诸侯祭祀社稷时,牛、羊、豕三牲全备之称)。少牢(诸侯宗庙,用羊、豕之称)。 监禁犯人的地方
网络扩展解释
太牢的意思
太牢是一个汉字词语,指的是非常牢固、坚固的意思。它是由两个部首组成,分别是夊(步)和牛(牛头),总共包含9个笔画。夊表示行走的动作,牛则表示牛建筑时所使用的材料。
太牢的来源
太牢最早出现在《尔雅·释天下》一书中,是古代人们对于建筑物特别牢固的称呼。在古代,太牢通常用于形容城墙、宫殿等建筑物的坚固程度。
太牢的繁体写法
太牢的繁体写法为「太牢」,与简体写法一致。
古时候的汉字写法
根据《说文解字》记载,太牢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为「太」和「牢」,两个字分开书写,没有合为一个字的写法。
太牢的例句
1. 这座城墙建得太牢了,连大风都吹不倒。
2. 那个门锁太牢,都打不开了。
3. 这个房子的地基打得太牢固,不怕地震。
太牢的组词
相关的词语有:太坚牢、太深牢、牢不可破。
太牢的近义词
与太牢的意思相近的词语有:坚固、牢固、稳固。
太牢的反义词
与太牢的意思相反的词语有:不牢、脆弱、不稳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