攘羊的意思、攘羊的详细解释
攘羊的解释
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吾党有直躬者,其父攘羊而子证之。” 邢昺 疏:“言因羊来入己家,父即取之。”后以“攘羊”谓扬亲之过。《周书·萧大圜传》:“吾闻 湘东王 作《梁史》,有之乎?餘传乃可抑扬,帝纪奚若?隐则非实,记则攘羊。” 宋 刘兼 《贻诸学童》诗:“攘羊告罪言何直,舐犊牵情理岂虚。”
词语分解
- 攘的解释 攘 ǎ 侵夺,偷窃:攘羊(指暴露亲人的过失,语出《论语??子路》中的“耳父攘攘,而子证之”)。攘夺。攘窃。攘善(掠人之美)。 推,排斥:攘斥。攘除。攘夷(抵御外国侵略)。 烦乱:攘攘(纷乱)。扰攘。
- 羊的解释 羊 á 哺乳动物,反刍类,一般头上有一对角,品种很多:绵羊。黄羊。羚羊。羊羔。羊毫。羊肠线。羊肠小道。 姓。 羊 á 古同“祥”,吉祥。 笔画数:; 部首:羊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《攘羊》的意思
《攘羊》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驱散群羊。在广义上也可指赶走一群人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攘羊》这个词,由“攵”和“⺶”两个部首组成,总共有9个笔画。
来源
《攘羊》一词最早见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攘羊不牧,此其所自终也。”意为不养护羊群,即将羊驱散,比喻治理不善导致群体解散。
繁体
《攘羊》的繁体字为「攘羊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古时候《攘羊》的汉字写法为「攘羊」。
例句
1. 他们不断攘羊,导致团队内部无法团结一致。
2. 政府采取措施,成功地攘羊后,经济开始复苏。
组词
1. 攘除:赶走、驱散。
2. 攘外:排斥外来势力。
3. 攘灾:驱除灾难、消除灾害。
近义词
赶走、驱散、驱逐。
反义词
聚羊、护羊、养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