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沙网 > 汉语词典 > 上都的详细解释

上都的意思、上都的详细解释

关键字:

上都的解释

(1).古代对京都的通称。《文选·班固<西都赋>》:“寔用西迁,作我上都。” 张铣 注:“上都,西京也。”此指 西汉 京都 长安 。 明 何景明 《七述》之三:“乃有上都贵人,戚里公子,迎晨而出,及暮乃止。”

(2).古对陪都(下都)而言,称首都为上都。(1) 北齐 以 晋阳 为 下都 ,故称 邺 (今 河北 临漳 西南)为 上都 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一五五引《晋书》:“ 北齐 高洋 以 鄴 为 上都 , 晋阳 为 下都 。”(2) 唐肃宗 宝应 元年建东、南、西、北四陪都,因称首都 长安 为 上都 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一》:“ 上都 ,初曰 京城 , 天宝 元年曰 西京 …… 肃宗 元年曰 上都 。”

(3). 元 初于 滦河 北岸建 开平府 , 世祖 中统 五年(1264)加号 上都 ,岁常巡幸,终 元 一代与 大都 并称两都。故址在今 内蒙古 多伦 西北 上都河 北岸。《元典章·诏令·建国都诏》:“ 中统 五年八月日钦奉圣旨中书省奏: 开平府 闕庭所在,加号 上都 ,外 燕京 修营宫室,分立省部,四方会同,乞亦正名事。准奏。”

(4).指天宫。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羡上都之赫戏兮,何迷故而不忘?” 李贤 注:“上都,谓天上也。”

词语分解

  • 上的解释 上 à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 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 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 去
  • 都的解释 都 ū 大都市:都市。都会。通都大邑。 一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的地方,京城:首都。国都。京都。建都。 美好:“雍容闲雅,甚都”。都丽。都雅。 总:都为一集。 居:“都卿相之位”。 古代称头目、首领。

网络扩展解释

《上都》的意思

《上都》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指“上级政府所在地”或“都城”。它常常用来表示一个国家、地区或省份的首府。

拆分部首和笔画

《上都》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“一”和“口”,它的总笔画数为10画。

来源和繁体

《上都》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。在古代,国家或地区的中央政权通常设有一个特定的首都,称为“上都”。在现代汉语中,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代表首府的意义。

在繁体字中,这个词的写法为「上都」。

古时候汉字写法

在古代,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。关于《上都》一词,古时候的写法为「上督」,意思是“上级官员”或“监督上级”。

例句

1. 北京是中国的上都。

2. 这个国家的上都位于海边。

组词

1. 上级

2. 下都

3. 上城

4. 都市

5. 中都

近义词

1. 首都

2. 中心城市

3. 都邑

反义词

下都

乡村
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n6ylmKWd.html

展开全部内容
更多工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