宪司的意思、宪司的详细解释
宪司的解释
(1). 魏 晋 以来御史的别称。《宋书·刘瑀传》:“明年,迁御史中丞。 瑀 使气尚人,为宪司甚得志。” 唐 封演 《封氏闻见记·风宪》:“ 唐 兴,宰辅多自宪司登钧轴,故谓御史为宰相。”
(2). 宋 代官名。即诸路提点刑狱公事。 景德 四年置,负责调查疑难案件,劝课农桑,和代表朝廷考核官吏等事,即后世按察司之职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而今单表一个作恶的官宦,做着没天理的勾当,后来遇着清正严明的宪司做对头,方得明正其罪。” 清 钱大昕 《廿二史考异·宋史五·职官志七》:“ 宋 人称转运为漕司,安抚为帅司,提点刑狱为宪司。”
(3).犹上司。 元 代习用语。《元典章新集·兵部·急递》:“凡有牒呈宪司公文,依上置立隔眼,发放施行。” 陈垣 释例:“宪司,当时常语。”
词语分解
- 宪的解释 宪 (憲) à 法令:宪章。宪令。宪兵。 指“宪法”:违宪。立宪。制宪。 笔画数:; 部首:宀; 笔顺编号:
- 司的解释 司 ī 主管,操作:司法。司机。司令。司南(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,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)。司空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长官;b.复姓)。司徒(a.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土地和徒役的长官,后为
网络扩展解释
宪司
宪司(xiàn sī)一词的意思指的是管理和执行宪法的机关或人员。
该词的拆分部首是宀和司,其中宀表示与房子有关的意思,司表示管理。这个词的笔画总共有9画。
宪司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制。在古代,宪司是指专门负责执行和管理宪法、法律的官员或机构。他们负责监察和维护法律的执行,保护国家的法制秩序。
在繁体字中,宪司的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,依然是「宪司」两个字。
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些许不同。在《康熙字典》中,宪司的写法为「憲司」,不过现代汉字已经逐渐演变为「宪司」的写法。
以下是一个关于宪司的例句:
他负责监督国家宪法的实施,可以说是一名宪司。
组词:宪法、宪典、司法、司法权等。
近义词:法官、法务、法制等。
反义词:违法、违宪、犯罪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