恐怖的意思、恐怖的详细解释
恐怖的解释
(1).感到可怕而畏惧。《六韬·略地》:“城人恐怖,期将必降。”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:“帝见 卓 将兵卒至,恐怖涕泣。” 宋 张师正 《括异志·蔡侍禁》:“ 蔡 氏举族大恐怖,虽白昼不敢正视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王六郎》:“ 许 初闻甚骇,然亲狎既久,不復恐怖。” 闻一多 《最后一次的讲演》:“所以他们制造恐怖,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!”
(2).谓令人畏惧。 郭小川 《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小岛》诗:“这个岛呵!三分恐怖,七分神秘。”
(3).威胁;恫吓。《公羊传·庄公三十一年》“威我也” 汉 何休 注:“以威恐怖 鲁 也。” 宋 司马光 《涑水记闻》卷一:“大丈夫临大事,可否当自决胸怀,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为何耶?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四》:“鬼无所栖,乃来与我争屋,时时现恶状,恐怖小儿女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叶紫作<丰收>序》:“这一世界中人,会轻蔑,憎恶,压迫,恐怖,杀戮别一世界中人。”
词语分解
- 恐的解释 恐 ǒ 害怕,畏惧:恐惧。恐怖。恐慌。惊恐。有恃无恐。 恫吓(?):恐吓(?)。 疑虑:恐怕。恐不能成功。 笔画数:; 部首:心; 笔顺编号:
- 怖的解释 怖 ù 惧怕:怖栗。怖惧。恐怖。情景可怖。 笔画数:; 部首:忄; 笔顺编号:
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:词典网,回复:恐怖汉语 快速查询。
网络扩展解释
恐怖
恐怖(kǒng bù)是一个常用的汉字词语,拆分部首为心和䖵,总共有14画。这个词源于古代的汉语,最早出现在《楚辞·招魂》:“恐怖而心之悲。”
在繁体字中,恐怖的写法保持不变。
在古代汉字写法中,恐怖的写法有时和现代有所不同。例如,在古代的《说文解字》中,恐怖的写法是“恇”+“廾”,并且字形相对简化。
以下是一些关于恐怖的例句:
- 她看到那个恐怖的画面后,整个人都吓呆了。
- 电影中的恐怖场景让观众心悸不已。
除了恐怖,相关的词汇组合还有:
- 恐怖片:指那些充满惊悚和恐怖元素的电影。
- 恐怖主义:指通过制造暴力行为来恐吓和恐惧人们,达到政治、宗教或其他目的的活动。
- 恐怖袭击:指袭击者利用暴力手段对平民或者特定目标进行恐吓和攻击的行为。
与恐怖相近义词包括:惊慌、惊恐、惊悚。
而恐怖的反义词则有:安心、安稳、宽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