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铢的意思、毫铢的详细解释
毫铢的解释
指极轻微的分量。毫、铢均是微小的重量单位。 唐 沉亚之 《郭常传》:“夫贩贾之人,细度而狭见,终日希售榷买,计量於毫銖之间。”旧题 宋 苏轼 《渔樵闲话录》上编:“今之所谈,果有毫銖可补於见闻,亦足以发也,又且何间於野人之论哉!”
词语分解
- 毫的解释 毫 á 细长而尖的毛:毫毛。毫发(?)。毫末(喻极微小的数量或部分)。丝毫。 指毛笔:挥毫。毫素。 中国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绳:头毫。二毫。 中国市制计量单位,十毫等于一厘(长度、地积、重量单位);一百平
- 铢的解释 铢 (銖) ū 古代重量单位,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(亦有其他说法,标准不一):铢两(极轻微的分量)。锱铢(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。喻极微小的数量)。铢积寸累(噄 )(喻一点一滴地积累)。 不锋利:铢钝。
网络扩展解释
《毫铢》
毫铢(háo zhū)是一个汉字词语,由简体字组成。下面将分别介绍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、来源、繁体字、古时候的汉字写法、例句,以及相关的组词、近义词和反义词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毫铢的拆分部首是“毛”和“金”,其中“毛”作为左部,表示相关含义;“金”作为右部,表示字的声调。笔画数为15画。
来源
“毫铢”源自《逸周书·卜辞·思氏》:“王曰:‘毫、铢、钱、两’,此谓儒者,庶二子之诈也。”其中“毫”指的是极小的分量之意,“铢”则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,用来称量轻微的质量。
繁体
《毫铢》的繁体字并不常见,可以写作「毫銖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,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。《康熙字典》中的注释显示,毫铢的古代写法为「毛銖」,但随着时代的变迁,写法逐渐演变为现在的「毫铢」形式。
例句
1.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微不足道,毫铢的分量都没有。
2. 我对他的观点毫铢不认同。
组词
组词:毫无、毫不、毫厘、琴瑟之间、土豆煮熟了、锱铢必较、言之凿凿。
近义词
近义词:毫无、一毛不拔、毛骨悚然、重于泰山。
反义词
反义词:金玉满堂、金榜题名、有条不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