谏止的意思、谏止的详细解释
谏止的解释
劝阻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“王之上书,数諫止王,王弗听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董和传》:“前参事於 幼宰 ,每言则尽,后从事於 伟度 ,数有諫止。”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二四回:“ 宰孔 私诣 管仲 曰:‘夫封禪之事,非诸侯所宜言也。 仲父 不能发一言諫止乎?’”
词语分解
- 谏的解释 谏 (諫) à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,使改正错误:谏劝。进谏。谏阻。兵谏。从谏如流。 笔画数:; 部首:讠; 笔顺编号:
- 止的解释 止 ǐ 停住不动:止步。截止。 拦阻,使停住:止痛。禁止。 仅,只:止有此数。不止一回。 古同“趾”,脚;脚趾头。 行起 笔画数:; 部首:止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谏止
谏止是一个动词,意思是劝告他人停止错误的行为或者劝诫他人不要再做某事。谏止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规劝、劝诫与劝止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谏字由言字旁和戋字旁组成。部首:言、戈,总笔画:14。
来源和繁体
谏字最早源自于金文,其形状象征着劝告的意思。在繁体中,谏字的字形则稍有变化,用“諫”来表示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,谏字的写法也有所不同。例如,秦朝时期的写法是“諫”,在汉代则写作“譼”。
例句
1. 他对朋友的不良习惯进行了谏止,希望他能改正错误。
2. 在中国古代,朝廷官员常常以谏止君主作为维护政治的一种方式。
相关词汇
组词:规谏、忠谏、劝谏、诫谏、谏言
近义词:劝止、规劝、劝戒
反义词:纵容、放任、容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