箕裘的意思、箕裘的详细解释
箕裘的解释
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冶之子,必学为裘,良弓之子,必学为箕。” 孔颖达 疏:“积世善冶之家,其子弟见其父兄世业鋾铸金铁,使之柔合以补治破器,皆令全好,故此子弟仍能学为袍裘,补续兽皮,片片相合,以至完全也……善为弓之家,使干角挠屈调和成其弓,故其子弟亦覩其父兄世业,仍学取柳和软挠之成箕也。”良冶、良弓,指善于冶金、造弓的人。意谓子弟由于耳濡目染,往往继承父兄之业。后因以“箕裘”比喻祖上的事业。《晋书·陈寿司马彪等传论》:“咸能综缉遗文,垂诸不朽,岂必克传门业,方擅箕裘者哉!” 宋 楼钥 《送张子宓分教澧阳》诗:“君家世为儒,青箱袭箕裘。” 明 杨柔胜 《玉环记·童儿暗毒》:“愿爹爹百岁寿高,养童儿箕裘承绍。” 欧阳予倩 《晴雯补裘》第二场:“ 贾母 :箕裘付与儿孙辈,我自含饴乐余年。”
词语分解
- 箕的解释 箕 ī 用竹篾、柳条或铁皮等制成的扬去糠麸或清除垃圾的器具(通常称“簸箕”):箕帚。 簸箕形的指纹,不成圆形:斗(弖 )箕。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 姓。 笔画数:; 部首:竹; 笔顺编号:
- 裘的解释 裘 ú 皮衣:狐裘。集腋成裘。 姓。 笔画数:; 部首:衣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箕裘
箕裘(jī qiú)是一个汉字词语,由两个部分组成,分别是箕(jī)和裘(qiú)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箕的部首是竹字头,它由十个笔画组成。裘的部首是衣字旁,它由十二个笔画组成。
来源
箕裘源自古代劳动工具箕和动物皮革裘。箕是一种用来扬谷物或清扫的工具,裘指动物的皮毛制成的衣物。
繁体
在繁体字中,箕裘的写法保持不变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,箕的字形与现代稍有不同,上方没有横折线,而是一个完整的右突。裘的字形也有一些变化,字形较为简化。
例句
1. 他背着箕裘,坚持工作到日落。
2. 这件箕裘是我从外婆那里继承下来的。
组词
箕帚、箕山、青裘、玉箫
近义词
草帚、秸秆扫、竹箕
反义词
丝绸、羽绒服、簸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