蛮隶的意思、蛮隶的详细解释
蛮隶的解释
由南方少数民族人充当的奴隶。《周礼·秋官·蛮隶》:“蛮隶,掌役校人养马。” 郑玄 注:“征南夷所获者。” 贾公彦 疏:“云掌役校人者,为校人所役使以养马。” 唐 柳宗元 《岭南节度飨军堂记》:“问役焉取?则蛮隶是徵。”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丙部:“ 刘歆 伪为《周官》,以 汉 制纬之,乃託为罪隶、闽隶、蛮隶、夷隶、貉隶诸名,以为 周公 之制。”
词语分解
- 蛮的解释 蛮 (蠻) á 粗野,凶恶,不通情理:野蛮。蛮横(坣 )。蛮不讲理。 愣,强悍:一味蛮干。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:蛮荒。 方言,相当于“很”:蛮好。 笔画数:; 部首:虫; 笔顺编号:
- 隶的解释 隶 (隸) ì 附属,属于:隶属。配隶(从属)。直隶中央。 封建时代的衙役:隶卒。皂隶。徒隶。 旧社会中地位低被奴役的人:奴隶。隶仆。 汉字的一种书体:隶书。隶字。汉隶。 隶 (隸) à 古同“逮”
网络扩展解释
《蛮隶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
《蛮隶》是一个汉语词汇,指的是蛮族被奴役或成为奴隶的人。在古代中国,蛮族是指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,而隶属则指的是奴隶的身份和地位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蛮隶》的部首是虍部,在字的上方是十笔画。
来源
《蛮隶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《周礼·地官司徒·丧纪》中,用来描述蛮族被奴役的情况。后来,这个词逐渐成为描述奴隶制度中蛮族被剥削、被奴役的象征。
繁体
《蛮隶》的繁体字为「蠻隸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古代的《蛮隶》在字形上可能有所变化,但基本保留了「虍」和「十画」的构造。
例句
1. 在古代,蛮族常常被文明社会的人奴役成为蛮隶。
2. 蛮隶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。
组词
蛮夷、蛮荒、隶属、奴役、族群
近义词
蛮夷、蛮荒、奴隶、奴役、奴工
反义词
自由、平等、解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