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絮的意思、绵絮的详细解释
绵絮的解释
亦作“緜絮”。指弹松的丝绵或棉花。《后汉书·徐穉传》“设鸡酒薄祭,哭毕而去,不告姓名”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《后汉书》:“有死丧负笈赴弔,常於家豫炙鸡一隻,以一两緜絮渍酒中,暴乾以裹鸡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礼异》:“婚礼,纳采有……绵絮、长命缕、乾漆。绵絮,取其调柔也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续钞·翁鞋》:“《东郊土物诗》注云:‘北人冬月,履纳绵絮,臃肿粗坌,谓之翁鞋。’”
词语分解
- 绵的解释 绵 (綿) á 蚕丝结成的片或团,供絮衣被、装墨盒等用:丝绵。绵绸。绵里藏针。 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:绵薄。绵软。绵力。 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:绵延。绵联。绵长。绵亘。连绵。 性情温和:他平时挺绵。
- 絮的解释 絮 ù 棉花的纤维:棉絮。被絮。 古代指丝的纤维,特指熟丝。 像棉絮的东西:花絮。芦絮。柳絮。 在衣被等物里铺棉花、丝绵等:絮被子。絮棉袄。 连续重复,惹人厌烦:絮叨。絮烦。絮聒。絮絮叨叨。 笔画数
网络扩展解释
《绵絮》的意思
《绵絮》是一个汉字词语,其意思是指由棉花或者类似材料制成的细小纤维。通常用来形容棉花等松软的质地或者细小的纤维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绵絮》的部首为“纟”,即“纟”是纤维类汉字的偏旁部首。
《绵絮》的总笔画数为12画。
来源
《绵絮》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。绵指的是以棉花为原材料制成的质地柔软的物品,而絮指的是由纤维聚集而成的细小物体。两个词汇合并后成为了绵絮。
繁体
在繁体中,绵絮的写法为「綿絮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汉字写法中,绵絮的写法和现代略微不同,字形上有一些小变化。整体上看还是由“纟”旁加上“呉”字头的组合构成。
例句
1. 初冬的时候,天空中飘起了一片片绵絮,仿佛是雪花般缓缓飘落。
2. 棉被上留下了一些绵絮,需要用刷子清理一下。
组词
绵羊、绵软、绵长、绵密、绵延
近义词
棉絮、绒絮、绒毛、纤维、纤毛
反义词
坚硬、粗糙、硬毛、短纤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