纳降的意思、纳降的详细解释
纳降的解释
[accept the enemy’s surrender] 受降
详细解释
(1).接受投降。《后汉书·皇甫规传》:“兵势巧便,臣已更之,可不烦方寸之印,尺帛之赐,高可以涤患,下可以纳降。” 唐 李德裕 《幽州纪圣功碑铭》:“酋帅 吐迷度 率众款塞, 太宗 幸 灵武 纳降。”
(2).投降。 汉 荀悦 《汉纪·高帝纪一》:“ 章邯 击杀 市 ,遂围 临济 。 魏王咎 伪使其人纳降而自东。” 宋 文天祥 《<指南录>自序》:“城中诸将官,纷纷自往纳降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四三回:“以愚之计,不如纳降,为万安之策。”
词语分解
- 纳的解释 纳 (納) à 收入,放进:出纳。藏污纳垢。 接受:采纳。笑纳。纳谏。 享受:纳福。纳凉。 缴付:纳税。 补缀,缝补;现多指密密地缝:纳鞋底。 姓。 缴出吐 笔画数:; 部首:纟; 笔顺编号:
- 降的解释 降 à 下落,落下:下降。降旨。降临。降旗。空降。 减低,贬抑:降低。降价。降职。降解(?)。降心相从(抵制自己心志以服从别人)。 落升提 笔画数:; 部首:阝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纳降是什么意思
纳降是一个汉字词语,又称为“纳叛”、“降伏”。其基本含义是指接纳叛变者或敌对势力的投降行为。纳降通常出现在战争或政治背景下,是一种被接受或被掌握的行为。
纳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
纳降的拆分部首是纟和⻎,其中纟是由纭(纟的古字体)和幺组成,⻎是由⺮和⺛组成。根据汉字的书写规则,纳降的拆分部首及笔画分别是:“纳”(5画)和“降”(10画)。
纳降的来源
纳降一词的源起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。当一方势力陷入困境或无法继续抵抗时,有时会选择主动投降另一方,以换取生存或保全其他利益。这种行为被称为“纳降”,意味着“接纳叛变者”或“接受敌方投降”。
纳降的繁体字
纳降的繁体字为「納降」。
古时候纳降的汉字写法
在古时候,纳降的汉字写法可能存在一些差异。根据研究,古代的写法常常使用一些古文体的特殊字形。但总体而言,古时候的纳降与现代的写法相似,保留了“纳”和“降”的主要部分。
纳降的例句
1. 在战争中,敌方军队不得不纳降。
2. 部落首领向王朝纳降,以求保护和和平。
3. 在历史上,有很多著名的纳降事件被记录下来。
组词、近义词、反义词
组词:投降、降伏、接纳。
近义词:叛降、投诚、屈服。
反义词:抗战、反抗、反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