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开肉绽的意思、皮开肉绽的详细解释
皮开肉绽的解释
[the skin is torn and the flesh gapes open] 绽:裂开。皮肉开裂。形容伤势重,多指被打伤
直打的皮开肉绽悔时迟。——《元曲选·魔合罗》
详细解释
形容伤势严重,多指受到非刑毒打。《水浒传》第十八回:“ 白胜 抵赖,死不肯招 晁保正 等七人。连打三四顿,打的皮开肉绽,鲜血迸流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:“未曾用得杖钱,一个个打得皮开肉绽,叫喊连天。”亦作“ 皮伤肉绽 ”。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七回:“﹝ 仇琼英 ﹞覷定 滕戣 ,只一石子飞来,正中面门,皮伤肉绽,鲜血迸流,翻身落马。”
词语分解
- 皮的解释 皮 í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:皮毛。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:裘皮。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:封皮。书皮。 表面:地皮。 薄片状的东西:豆腐皮。 韧性大,不松脆:花生放皮了。 不老实,淘气:顽皮。 指橡胶:胶
- 绽的解释 绽 (綻) à 衣缝脱线解开,引申为裂开:绽裂。绽开。绽露。绽放。破绽(漏洞)。皮开肉绽。 缝补,缝纫:“故衣谁为补,新衣谁当绽。” 笔画数:; 部首:纟; 笔顺编号:
网络扩展解释
皮开肉绽
《皮开肉绽》是一个形容伤口或者疮痍张开、裂开的词语。意思是皮肤或者肉体被撕裂或者割开,内部组织暴露的状态。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严重的伤势或者伤口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皮开肉绽》的拆分部首是“白”和“肉”,分别表示皮肤和肉体。拆分后的笔画数分别是4画和6画。
来源
《皮开肉绽》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。最早出现在元代吴澄的《西游记》中,用来描述猴王孙悟空的身体受伤的情况。
繁体
《皮开肉绽》的繁体字为「皮開肉綻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,「开」字的上部分常常写作「㔻」,表示皮肤剖开的样子。「绽」字的旧字形中「纟」部分写成了「糹」,表示皮肤或者血管裂开的样子。
例句
1. 他的腿因为摔倒而皮开肉绽,需要立刻就医。
2. 那次车祸导致她的脸部皮开肉绽,伤势非常严重。
组词
皮肤、肉体、伤口、伤势、割开
近义词
伤痕累累、深可见骨、鲜血淋漓
反义词
完好无损、一尘不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