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沙网 > 汉语词典 > 放衙的详细解释

放衙的意思、放衙的详细解释

关键字:

放衙的解释

属吏早晚参谒主司听候差遣谓之衙参。退衙谓之“放衙”。 宋 苏轼 《入峡》诗:“放衙鸣晚鼓,留客荐霜柑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 姚安公 与 福建 李公 根侯 ,寓皆相近,放衙后,同往视之。”

词语分解

  • 放的解释 放 à 解脱约束,得到自由:把笼子里的鸟放了。放胆。放诞。放任。放肆。放歌。放怀。豪放。释放。 散(刵 ):放工。放假。放学。放晴(阴雨后转晴)。 带牲畜到野外去吃草:放牧。放羊(亦喻任其自由行动,放
  • 衙的解释 衙 á 旧时官署之称:公衙。衙门。衙参(乶 )(官吏到上司衙门,排班参见,禀白公事)。衙役。 唐代皇帝前殿:“元和十五年正月……群臣始朝于宣政衙”。 排列成行的事物:槐衙。柳衙。 笔画数:; 部首:

网络扩展解释

放衙这个词是指官员解决案件、处理公务后离开衙门,返回自己的住所或办公室的意思。拆分部首是方和衣,笔画数为8。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官府制度,官员在衙门办公,处理完公务后放衙回去休息。在繁体字中,放衙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。古时候汉字写法和现代写法相似,只是有些字形可能有细微差别。例如:「放」字的古代写法中,「方」的左边是「土」而不是「方」。一个例句是「下了晚班,他心情愉快地放衙回家了」。与放衙相关的组词有「放假」、「放学」等,近义词可以是「下班」、「解散」,反义词可能是「开庭」、「开会」等。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!
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o7Kmnqs=.html

展开全部内容
更多工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