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沙网 > 汉语词典 > 此起彼伏的详细解释

此起彼伏的意思、此起彼伏的详细解释

关键字:

此起彼伏的解释

[rise one after another] 这里起来,那里伏倒或这边起来,那边伏倒。形容高潮迭起,从未止息

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此起彼伏

详细解释

这里起来,那里落下。表示连续不断。 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四编第三章第一节:“此起彼伏的抗 辽 斗争给予 辽太宗 率领的 契丹 军以沉重的打击。” 柳青 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二二章:“在鼾声此起彼伏中,领导人自己独独醒着。”

词语分解

  • 此的解释 此 ǐ 这,这个,与“彼”相对:此间。此后。此生。长此以往(老是这样下去)。从此。因此。 这里,这儿:到此为止。 彼 笔画数:; 部首:止; 笔顺编号:
  • 伏的解释 伏 ú 趴,脸向下,体前屈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 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 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 使屈服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 隐藏:伏兵。埋伏。 农历划分夏季最

网络扩展解释

此起彼伏的意思

此起彼伏(cǐ qǐ bǐ fú)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像波浪一样依次进行或连续不断地发生。通常用来描述声音或动作起伏不定、时而高涨、时而低落的情况。

拆分部首和笔画

此起彼伏的拆分部首和笔画为:

此 (cǐ):此字的部首是止,总计3画;按照笔画顺序依次写下是横(1画)、横(2画)和丝(3画)。

起 (qǐ):起字的部首是走,总计10画;按照笔画顺序依次写下是横(1画)、竖(2画)、横(3画)、竖(4画)、竖(5画)、撇(6画)、捺(7画)、竖钩(8画)、横(9画)和横(10画)。

彼 (bǐ):彼字的部首是彳,总计7画;按照笔画顺序依次写下是竖(1画)、横(2画)、竖(3画)、竖(4画)、竖钩(5画)、横(6画)和竖(7画)。

伏 (fú):伏字的部首是人,总计6画;按照笔画顺序依次写下是竖(1画)、撇(2画)、捺(3画)、竖(4画)、撇(5画)和捺(6画)。

来源

《此起彼伏》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柯岩在其著作《原君书》中所写的:“高士俶数梦瑤玉,九重天上鳴金。”这句话意思是高士俶在梦中得到玉佩,并在九天之上听到了金铃的声音。后来,人们将“九重天上鳴金”改为了“此起彼伏”,用来比喻事物或声音连续不断地发生。

繁体字

此起彼伏的繁体字为:此起彼伕。

古时候汉字写法

古时候此起彼伏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,但基本的字形结构和现代写法相似。

例句

1. 会场上,观众的掌声此起彼伏,热烈而持久。

2. 雨点轻轻地打在窗户上,发出此起彼伏的声音。

3. 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,欢声笑语此起彼伏,热闹非凡。

组词

此事、起伏、彼此、起色、彼方、伏击

近义词

接连不断、连续、纷至沓来

反义词

稳定、平静、断续
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oaqunKg=.html

展开全部内容
更多工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