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乐沙网 > 汉语词典 > 冠笄的详细解释

冠笄的意思、冠笄的详细解释

关键字:

冠笄的解释

固定冠的簪子。《宋史·礼志十八》:“冠笄、冠朵、九翬四凤冠,各置于槃,蒙以帕。”

(1).指古代男女成年时分别举行的冠礼、笄礼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婚姻冠笄,所以别男女也。” 郑玄 注:“男二十而冠,女许嫁而笄,成人之礼。”

(2).指成年男女。 清 陈康祺 《燕下乡脞录》卷八:“ 戴名世 大逆,法至寸磔,族皆弃市,未及冠笄者,发边。”

(3).梳头戴帽,指僧尼还俗。 明 顾起元 《客座赘语》卷五:“ 后主 曰:‘僧尼犯淫,使其冠笄。’乃是遂其所欲,姑令礼佛自懺。”

词语分解

  • 冠的解释 冠 ā 帽子:衣冠。冠戴。冠盖(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,借指官吏)。衣冠楚楚。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:冠子。鸡冠。树冠。冠状动脉。 冠 à 把帽子戴在头上:沐猴而冠。 超出众人,居第一位:冠军。
  • 笄的解释 笄 ī 古代的一种簪子,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,或插住帽子:发笄。弁笄。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,即成年:及笄。笄年。 笔画数:; 部首:竹; 笔顺编号:

网络扩展解释

冠笄

冠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,分别是“冠”和“笄”。冠笄在古代指的是女子成年时戴冠和喜庆笄的仪式。

拆分部首和笔画

拆分部首:冠(首次部首为“冖”字旁);笄(首次部首为“⺮”字旁)

冠的笔画数为冖+7=8画;笄的笔画数为⺮+2=3画。

来源

冠笄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礼制。在古代,年满15岁的女子将举行成人仪式,即戴上冠以示成年,同时在发际撮上三根笄子表示成熟和喜庆。

繁体

冠笄的繁体字为「冠笄」。

古时候汉字写法

古代使用的冠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,常见写法是「冠儿」或「冠儿光」。

古代笄字的写法为「穀」,读音为gǔ。

例句

1. 今天是小红的冠笄礼,她戴上了华丽的冠冕和三根红笄。

2. 冠笄仪式是中国古代女子转入成年的重要仪式。

组词

冠冕、冠盖、冠亚军、笄头

近义词

冕、笄、冠冕

反义词

未成年、稚气

汉语词典 请记住链接:https://hanyu.yuesha.com/pqqom6k=.html

展开全部内容
更多工具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