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就的意思、三就的详细解释
三就的解释
(1).三成,三套。《仪礼·既夕礼》:“荐马,缨三就,入门,北面,交轡。” 郑玄 注:“缨,今马鞅也;就,成也。诸侯之臣饰以三色而三成。”《周礼·春官·典瑞》:“公执桓圭,侯执信圭,伯执躬圭,繅皆三采三就。”
(2).犹三匝,三重。《大戴礼记·卫将军文子》:“夫子之门人盖三就焉。” 俞樾 《群经平议·大戴礼记一》:“三就者,三帀也……夫子之门人三就,言其多也。”
(3).谓古时服死刑者,依照身份不同,分别三处就刑。《书·舜典》:“五刑有服,五服三就。” 孔 传:“行刑当就三处:大罪於原野,大夫於朝,士於市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行刑当就三处,惟谓大辟罪耳……惟死罪当分就处所,其墨、劓、剕、宫无常处可就也。”
词语分解
- 三的解释 三 ā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 表示多次或多数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 笔画数:; 部首:一; 笔顺编号:
- 就的解释 就 ù 凑近,靠近:避难就易。就着灯看书。 到,从事,开始进入:就位。就业。就寝。就任。就绪。就医。高就。 依照现有情况或趁着当前的便利,顺便:就近。就便。就事论事。 便即去避 笔画数:; 部首:尢
网络扩展解释
《三就》的意思
《三就》是一个成语,意为做好三个方面的准备或安排。它是指在某件事情的进行过程中,要做到技术准备、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,才能取得成功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《三就》的首字部首是“三”,总笔画数是3。
来源
《三就》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《晋书·礼志》中,记载了晋代前期官员姚恽任楚王时的一段故事。因为姚恽在升职当楚王前,曾多次向朝廷表达反对的意见,而朝廷总是不采纳他的建议。当他最终被任命为楚王时,他对朝廷说:“我可以做好三个准备,那就是技术准备、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。”从此,人们就用“三就”来形容准备充分的意思。
繁体
《三就》的繁体字为「三就」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在古代汉字写法中,「就」字的左右结构不同于现代,左边是「尤」,右边是「序」,整体结构略微复杂。
例句
1. 在面试前,我进行了充分的三就,终于成功获得了这个工作。
2. 在做项目计划时,我一定要三就充分,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。
组词
三思而行、三考而后行、三灾八难
近义词
三思而后行、三思而行
反义词
一意孤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