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火的意思、社火的详细解释
社火的解释
(1) [folk art performance given on traditional or religious festivals]∶民间节日举办的杂戏、杂耍等游艺活动
(2) [partner]∶同伙
详细解释
(1).旧时节日村社迎神赛会所扮演的诸种杂戏。后亦演变为群众性的游艺活动。 宋 范成大 《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》“轻薄行歌过,颠狂社舞呈”自注:“民间鼓乐谓之社火,不可悉记,大抵以滑稽取笑。” 宋 孟元老 《东京梦华录·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》:“天晓,诸司及诸行百姓献送甚多,其社火呈於露臺之上。所献之物,动以万数。自早呈拽百戏如上竿、趯弄、跳索、相扑、鼓板小唱、鬭鸡、説諢话、杂扮、商谜、合笙、乔筋骨、乔相扑、浪子杂剧、叫果子、学像生、倬刀装鬼、砑鼓牌棒、道术之类、色色有之,至暮呈拽不尽。” 清 李斗 《扬州画舫录·小秦淮录》:“土风:立春前一日,太守迎春于城东 蕃釐观 。令官妓扮社火:春梦婆一、春姐二、春吏一、皂隶二、春官一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:“其餘各庙,社火扮会,锣鼓喧天。” 丁玲 《三日杂记》:“他们又是闹社火的好手,腰肢灵活,嗓音洪亮,小伙子们都乐意跟着他们跑,任他们驱遣。”
(2).犹同伙。《水浒传》第五八回:“ 李立 道:‘客官不知:但是来寻山寨头领,必然是社火中人故旧交友,岂敢有失祗应?便当去报。’”
词语分解
- 社的解释 社 è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、日子以及祭礼:春社。秋社。社日。社稷(“社”是土神,“稷”是谷神,古代君主都祭社稷,后用以借指国家)。 团体或机构:报社。结社。 笔画数:; 部首:礻; 笔顺
- 火的解释 火 ǒ 燃烧,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:火力。火烛。火源。火焰。烟火。火中取栗(喻为别人冒险出力,而自己吃亏上当,毫无所获)。 紧急:火速。十万火急。 指枪炮 * 等:火药。火炮。 发怒,怒气:火暴。火
网络扩展解释
社火
社火是一个古老的汉字词语,其拆分部首分别是“示”和“火”,共计5个笔画。社火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表演形式。
在繁体字中,“社”字的写法为「禮」,意为礼仪或庙会;而“火”字的写法保持不变。这些繁体字在台湾、香港和澳门等地仍广泛使用。
在古时候,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。而“社火”一词在古时候的写法为“社灬火”,其中“灬”是一种火的象形字,表示火焰的形状。
以下是一个关于“社火”的例句:三月三是传统节日,《红楼梦》中也有写到关于社火的场景。
与“社火”相关的组词有:“社火表演”、“社火队伍”等。
与“社火”近义的词语有:“火把节”、“烟花表演”等。
与“社火”反义的词语可以是与火无关的活动,如“水上游乐”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