宠辱若惊的意思、宠辱若惊的详细解释
宠辱若惊的解释
谓君王以居下为道,得之则惊喜,失之则惊恐。《老子》:“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何谓宠辱若惊?宠为下,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” 张舜徽 疏证:“古之陈君道者,谓人主宜卑弱自处,故恒以居下为言。既云爱居下矣,故得之若惊,谓惊喜也;失之若惊,谓惊恐。”
词语分解
- 宠辱的解释 荣宠与耻辱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栖逸》:“ 阮光禄 在 东山 ,萧然无事,常内足於怀。有人以问 王右军 , 右军 曰:‘此君近不惊宠辱,虽古之沉冥,何以过此。’” 唐 陈子昂 《夏日
- 惊的解释 惊 (驚) ī 骡马等因为害怕而狂奔起来不受控制:惊车。惊群。马惊车败。 害怕,精神受了突然刺激而紧张不安:惊恐。惊骇。惊愕。惊惶。惊诧。惊遽。惊厥。惊悟。惊心动魄。惊惶失措。惊世骇俗(言行出奇,使世
网络扩展解释
宠辱若惊的意思
宠辱若惊是一个成语,意思是对待赏识和待遇与批评和指责一样,都能够让人感到惊慌和恐惧。它形容人在受到好的待遇或者是坏的批评时都应该谦虚谨慎,以免骄傲自满或受到打击。
拆分部首和笔画
宠:宀(宝盖头)+ 爿(尸边)。
辱:辰(座)+ 寸(尺)。
若:艹(草字头)+ 又(双手)。
惊:忄(心字底)+ 巠(延伸)。
来源
宠辱若惊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《论语·颜渊》中,原文是:“子曰:‘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人焉去哉?宠客逐于兽斗。”也就是说,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孔子的名言。
繁体
宠辱若驚(注:简体为宠辱若惊)。
古时候汉字写法
宠:寽(宝盖头)+ 甫(刀的样子)。
辱:讠(言字旁)+ 寸(尺)。
若:艸(草字头)+ 又(双手)。
惊:忄(心字底)+ 左(左边)。
例句
他宠辱若惊,无论是受到赞扬还是批评,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。
组词
宠辱:受宠受辱、宠辱不惊。
若惊:莫可名状。
近义词
宠辱不惊、宠辱皆忘。
反义词
不敢当。